第209章杀猴儆鸡
永乐年间。
朱瞻基突然发出了一声爆笑,他戏谑地说道:
“这倭国代表也太可笑了,竟然还想用威胁这一招来压我们。”
“华夏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,这下知道威胁到钢板上了吧!”
“看他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地坐了回去。”
朱棣则是露出了一抹不屑的神情。
“他哪里敢真的走,一旦走了,这个谈判可就彻底黄了。”
上有技术顶级的西门子,下有诚意满满且急需订单的阿尔斯通。
倭国夹在中间,地位不上不下,最是尴尬。
李世民从天幕的描述中,已经想象到了当时谈判的紧张和焦灼。
他眉头紧皱,对西门子公司的傲慢态度深感不满。
西门子公司漫天要价,140列动车加上技术转让费,已是他算不出来的天价。
然而,对于华夏而言,这140列动车仅仅是铁路建设的起点,未来的市场规模远不止于此。
因此,华夏铁道部绝对不允许西门子公司这样狮子大开口,更不愿在合作伊始就受制于外国公司之手。
毕竟,这关乎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与民生福祉,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。
其实阿尔斯通和川崎重工就像是“三士”中的公孙接和田开疆,而西门子则如同那位威猛的古冶子。
所以,现在谈判的重点就在于华夏如何制定策略,让“古治子”西门子率先自杀。
永乐年间。
朱瞻基轻轻抠了抠耳朵,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。
“我没有听错吧?”
“不是杀鸡儆猴吗?”
“怎么变成杀猴儆鸡了?”
朱棣似乎想到了什么,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。
“不错,是应该先杀掉西门子这只猴。”
“这样剩下两只鸡一看,华夏有这么大的魄力,连猴都敢毫不犹豫地杀掉,自然就不敢再生事端了。”
朱瞻基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。
“那这一步其实是一招险棋。”
“一旦成功,自然是大获全胜,可是一旦失败,那就是一败涂地。”
“不仅是这次的动车组生产会受到影响,或许未来四纵四横铁路网的规划也将胎死腹中。”
“华夏将没有任何退路可言。”
朱棣点头表示赞同,又接着说道:
“后世情报那么发达,那几家公司说不定都知道彼此的谈判进度。”
“那在谈判的整个过程中,除了华夏对各公司施加的压力外,这些公司之间也会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,互相施加压力,唯恐对方抢先一步与华夏签订合约。”
“因此,在这种情况下,华夏破釜沉舟,先杀掉态度最傲慢的猴,无疑是最好的破局办法。”
朱瞻基的目光再次投向天幕,感慨道:
“如果这个方法成功了,那华夏后人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!”
各朝古人已经有点懵了。
所以,到底是杀鸡儆猴,还是杀猴儆鸡?
华夏想要杀掉的目标到底是态度傲慢的西门子,还是作为备选的阿尔斯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