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朱高炽登基,下西洋终止
    永乐年间。
    朱瞻基突然知道了朱棣的死期,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来,他眼眶泛红,声音颤抖:
    “爷爷......”
    朱棣立马瞪了过去。
    “朕还没死呢!”
    “你伤心个啥!”
    朱棣轻叹一声,缓缓道:
    “生死有命,朕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,你不必太过伤心。”
    “重要的是,我们要共同守护好大明的江山,延续这盛世辉煌。”
    永乐年间。
    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。
    “老大,你为何要暂停下西洋的项目。”
    “三宝言之有理,一旦停止下西洋,咱们大明多年来在海上经营的所有成果都将化为乌有。”
    朱高炽胖胖的身体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,回应道:
    “大抵是因为要节省开支吧,毕竟,您数次北伐,国库已经承受了不小的压力。”
    接着,朱高炽把问题抛给了夏元吉。
    “你说是吧,夏元吉。”
    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夏元吉,他瞬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,但仍努力保持镇定,谨慎地开口:
    “陛下,后人对太子殿下的评价甚高,赞其为华夏难得的仁君。”
    “我相信太子殿下节省下西洋的开支,并非出于个人挥霍,而是为了减轻百姓的税赋,让大明得以休养生息。”
    夏元吉的这番话,将朱棣想要指责朱高炽的话全部堵在口中。
    按大明之前的历史轨迹,他数次北伐,但也给朝廷和国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这些烂摊子确实需要朱高炽来收拾。
    此刻,他还能再说些什么呢?
    自知理亏啊!
    而朝堂下的郑和,此刻感觉如遭雷击。
    自大明皇帝朱棣上位后,他便致力于大明的航海事业,且倾尽心血。
    他已经数次率领船队下西洋,为大明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。
    不仅为大明朝带回了来自各国的珍贵宝物,还带回来新的工艺产品、原料、技术。
    而他的心中却始终怀揣着更宏大的愿景。
    他觉得自己所做的远远不够,还有更多未知的国度等待着大明船队的探索,还有更多的珍禽异兽、奇珍异宝未曾为皇帝带回。
    此时,他真的不敢置信。
    一旦大明皇帝朱棣驾崩,支持他下西洋的人就没有了。
    他无法想象,他的船队,他的船只,封存的那天,他会有多么心如死灰。
    永乐年间。
    朱棣的脸上重新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。
    “好!瞻基,做的好!”
    “朕还记得当年万国来朝,那时朕特意给你出了一道题。”
    “万方玉帛风云会。”
    朱瞻基脱口而出。
    “一统山河日月明!”
    朱瞻基深吸一口气,眼神坚定地说道:
    “爷爷,我一直记着那时的盛况,我定要延续永乐盛世的辉煌!”
    “万国来朝,四夷宾服!”
    朱棣这才满意点头,继续看向天幕,期待的看着郑和重下西洋的情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