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5章百年答卷,震惊世界
孔子凝视着遥远的天幕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向往与感慨。
身处礼崩乐坏的乱世,他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。
然而,当他在看到天幕中他的儒家思想被改造,而后关于他言行的著作《论语》,被后人解读成《抡语》之后,他的心态早已发生变化。
毕竟,历史总有自己的走向,非他一人所能改变。
他已没有那么焦急去让各国恢复周礼,实行仁政治德治的政治主张。
而鲁国已没有他的立足之地,齐国君臣也是一直伺机排除他这一障碍。
他也改变了态度,讲道理不行,总归自己还有武力傍身。
而当他目睹后人扮演他的三千门生,齐诵《论语》的这一刻,那份对礼仪之邦、太平盛世的憧憬再次涌上心头。
华夏的和谐观,源远流长,传统优良。
天下大同的理想,也终能实现。
有些事情,还是需要他做。
他轻轻捋了捋胡须,拍了拍子路的肩膀,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希冀。
“走吧,去卫国。”
永乐年间。
朱瞻基紧盯着天幕中“和”字出现的瞬间。
他记得上一个视频说过,“和”字旁边的字模晚下去了一秒。
他仔细的观看之后,发现确实如此,但是这也完全不会影响整个节目的效果。
字模晚下去的时间极短不说,且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中间的“和”字牢牢吸引。
而这个“和”字的出现,更是将华夏几千年的和谐理念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开幕式看到这里,给他的震撼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强烈。
各朝古人看着开幕式的精彩节目意犹未尽,脸上均是自豪无比的表情。
这些节目,可都是他们这些老祖宗的传承啊!
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辉煌无比,能呈现出来的,远非这片刻的展现所能穷尽。
每一幕场景,每一个细节,都只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,却已足以让人心潮澎湃,感慨万千。
而他们对于的后续的节目,奥运会真正的高潮,也尤为期待起来。
李世民此时有些心潮澎湃,又有些热泪盈眶。
他可算是懂了,为何上一个视频的最后,为何那个接受采访的女子看到圣火被点燃时,激动得语无伦次,只是不断重复着“我真的为我的祖国骄傲”这句话了。
他现在也是这种感觉。
他没有亲眼目睹这中间无数人的努力,最后却看到了一场奇迹。
从国人提出“奥运三问”到华夏自己举办奥运会,已经历经百年。
所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,就成了这百年后的一张答卷。
而就在这一天,华夏给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交了一份满分的试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