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大明是怎么错过大航海时代的?
李世民勃然大怒,眉宇间满是不悦与愤怒,他怒斥道:
“这个县令,明知此案乃是冤假错案,却为了保全自己的官职,继续诬陷无辜之人!”
“大唐若是有此等官员,朕......朕真的要判他死刑!”
“噢,判他死刑还得复议好几次,最终能否定罪,还需再议。”
李世民突然想起了自己定下的“五复奏”制度,突然又生出了一丝怒气。
“这知府也是大胆!”
“不察卷宗,不问案情,仅凭县令的片面之词,就草率定案!”
“简直是一丘之貉!”
此时,长孙无忌上前一步,神色凝重地说道:
“陛下,针对朝廷的官员们,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准则,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。”
李世民点点头。
“不仅如此,在民间也需开展普法。”
“张百万除了为人父,想替女儿遮掩丑事之外,恐怕还有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。”
“他或许并不知晓自己的知情不报,甚至是一旦过失造成和尚闷死,本身也是违法行为。”
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说道:
“辅机,既如此,就由你来负责此事,尽快拟出一个章程来。”
“推动民间法律知识的普及,加强官员的监督管理,咱们共同完善大唐的法制。”
长孙无忌恭敬地应下。
永乐年间。
朱瞻基忍不住咂舌。
“曹文煌也是性情中人,但是实惨。”
“家道中落,青梅竹马要另嫁他人,幸好还能一起私奔。”
“帮人洗刷冤屈,却遭受了无妄之灾。”
“我猜这案件恐怕不会就此结束,接下来应该还会有反转。”
说罢,继续向天幕看去。
各朝古人心下了然。
原来是个花和尚!
他们纷纷对这个和尚狠狠唾弃起来!
简直是辱了佛门弟子的称号!
各朝古人已经彻底明白整个案件的始末。
没有一个人为和尚的死而感到惋惜。
毕竟,和尚失德在先,屠夫为了保护妻子杀了和尚,这也在情理之中。
而随着案件水落石出,怎么判定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。
案件中的众人结局还算是良好,县令杨崇民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整个案子充满了反转和巧合,在各朝古人的啧啧称奇和意犹未尽之中,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。
洪武年间。
朱元璋凝视着天幕,眼中闪过一丝惊愕。
这个视频的标题,竟然让人觉得好生遗憾。
朱标也有这种感觉。
“不知道后人所说的大航海时代是什么?”
朱标顿了一下,小心翼翼的开口道:
“爹,难道是因为您下的禁海令?”
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。
“胡说!”
“咱可是从天幕中知道了,老四的永乐盛世是有郑和下西洋的。”
“由此可见,他解除了咱的禁海令。”
“若后人说错过,也当从老四那时开始算起,而非归咎于朕!”
永乐年间。
朱棣有些懵。
他已经派郑和下过几次西洋,彰显国威了。
大明的国力,在此时,在他了解到的国家里,就是世界第一!
这大航海时代是什么?
为何又说大明错过了?
难道是因为大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,才会国力式微吗?
朱棣心中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。
而此时,郑和心头涌起一种强烈的情绪。
他觉得这个视频一定和自己有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