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郑和三下西洋,顺手灭个国
李世民顿时好奇起来。
尽管对大航海时代这个名词感到陌生,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欣赏郑和。
这位大明的航海家,这么猛的吗?
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就是灭国!
永乐年间。
郑和的心猛地跳了一下。
果然,自己的预感并没有错。
这个视频真的和自己有关!
他站直了身体,也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况。
各朝古人对于这个传说,初次听闻只觉得颇为奇异。
然而,他们并未过多深究。
毕竟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。
这些奇怪的习俗,他们虽不理解,但尊重。
而一些儒生则更是口中默念着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视”。
洪武年间。
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,脸色铁青。
“岂有此理!”
“这哪是拒绝郑和!分明就是拒绝大明!”
“这等蛮夷小国,竟敢藐视大明!”
“这也就来的是郑和,来的要是常遇春,骨头都给他碾碎了。”
朱元璋想起来他的老伙计常遇春有些难过。
但他很快就收起了情绪,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说道:
“郑和,你为何要忍!”
朱标见状,连忙宽慰父亲:
“爹,此事涉及两国外交,不可轻举妄动。”
“且看郑和后续是如何卷土重来的吧。”
洪武年间。
朱元璋心中缓缓升出来几个问号。
有什么布施是非要去锡兰山国不可吗?
石碑也是一定要立在别的国家吗?
被人家拒绝了两次,还上赶着给别人送礼要立个所谓的碑?!
老四,你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!
永乐年间。
朱棣感觉脸颊有些微微发烫。
他似乎感受到了来自洪武年间,自己老爹朱元璋的不快。
他干笑了两声,试图缓解气氛。
“呵呵,朕这是要在锡兰山国立碑,扬我大明国威!”
然而,等了片刻,他发现四周一片寂静,无人附和。
他只得再次干笑两声,试图转移话题。
“朕决定,以后不再轻易进行布施了!”
“什么佛教!道教才是华夏传承!”
朱高炽顺着朱棣的话说道:
“父皇所言极是!”
“还是留着银子在华夏本土发展道教为好。”
嬴政对郑和的作为表示相当赞赏:
“郑和此行处理得极为妥当。”
“先礼后兵!”
“方能彰显我华夏国威!”
末了,他又补充了一句在天幕中学习到的话语:
“惹到我们,锡兰山人算是踢到钢板了!”
而此时,赵匡胤极为震撼。
“大明硬气啊!”
“好好的国王,说废就废!”
他又想起后人总是评价大宋是“大怂”,还有后人常说的“靖康之耻”。
不知道大宋有没有被别的国家逼得换了皇帝。
“唉......”
赵匡胤深深的叹了一口气。